共有5条记录,有4人参与

王慧英 2019-03-03 23:06

<p>对学生发自内心的去爱,只要学生真真切切感受到你对他的爱,学生就会爱上老师从而爱上老师所教的学科。</p>

回复(0)

马忠梅 2019-02-28 16:15

<p><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 font-family: 微软雅黑; font-size: 12px; background-color: rgb(255, 255, 255);"></span></p><p>兴趣是一个人力求认识并趋向某种事物所特有的意向,它标志一个人参加某种活动的积极性,是个体主观能动性的一种体现。</p><p><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 font-family: 微软雅黑; font-size: 12px; background-color: rgb(255, 255, 255);">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是否主动争取超出课程范围去判断他们的学科兴趣。</span><br/></p>

回复(0)

张明镜 2019-02-24 11:39

<p>&nbsp; &nbsp;学生的兴趣是有差异的。学生兴趣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学习活动中。首先,学生的兴趣所指向的对象是各不相同的,有的学生对理论和规律的知识有较高的兴趣,如对数学、物理等的定理法则的推导和历史事件的因果联系等,另一些学生对直观的具体的知识或具有鲜明实践意义的知识感到兴趣,但对概念的定义和概念的推理等感到乏味;有的学生对实际操作和科技活动有兴趣,喜欢实验室作业,热衷于各种科技小组的活动,制造各种模型、标本等等;也有的学生对文艺或体育有兴趣,喜欢阅读文学艺术作品,看电影和戏剧、参观体育竞赛,愿意从事绘画、唱歌、舞蹈、文艺创作或各种体育活动等。当然也有兴趣分配比较平均,即不表现有任何突出兴趣倾向的学生。</p>

回复(0)

张明镜 2019-02-24 11:38

<p>&nbsp;&nbsp;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是否主动争取超出课程范围去掌握更多的有关知识,以及不同学科的学习成绩,来判断他们的学科兴趣。</p>

回复(0)

牛金荣 2019-02-23 12:39

<p>我们可在教学过程中逐步地实践、交流、改进、提高。勇于实践是关键,不断学习是重点,使用恰到好处是核心。不可为运用而运用,也不可舍近求远、本末倒置。</p>

回复(0)

共 5 条记录 <上一页 1 下一页 > 跳转到